不丹的”宗”就是政府與宗教各半;”拉康”就是純粹宗教,也可稱為”寺”
布姆塘宗是不丹二十個宗dzongkha之一(相當於省),在不丹語中代表美麗的田園。Bum是聖水或者少女的意思,而Thang是田園或者平地。宗內有很多古廟及聖地,歷史非常悠久。布姆唐宗有四個主要山谷Ura、 Chumey、Tang及Choekhor(又稱布姆塘谷)。
淡心寺在建築上也有講究,有分舊期建設與最近建設,他們稱為過去(前棟)、現在(中棟)以及未來(後棟)
仔細一看,牆壁上都刻有經文,他們的建築都已三色為主,就是紅色、白色以及黑色,硃砂紅就是其中一個他們尊敬的顏色
建於西元1501年。是蓮花生大士弟子貝瑪林巴(Pema Lingpa)尊者及空行母(Khandrom:莲花生大师的化身)所興建的寧瑪派寺廟。寺院內珍藏貝瑪林巴(Pema Lingpa)當年親自打造的鐵製披肩,由錢幣大小的鐵環編織而成,重達12公斤,據說披著鐵衣繞佛殿三圈可以洗清無始劫的業障。 傳說中,貝瑪林巴(Pema Lingpa)從火焰湖Burning Lake中帶上來的三尊佛像也供奉在寺中。淡心寺同時也是藏傳佛教金剛舞的發源地。由貝瑪林巴(Pema Lingpa)創始的宗教祭祀舞,用來勸導百姓向善、祈福、驅魔作用,令他们的心能保持在佛教道理中過生活,亦是他留给淡心寺僧侣的最珍貴寶藏。
該寺有著有趣且古老的壁畫。時過境遷,寺內的一切設施均沒有做過改變,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寺廟原本的樣子和精美壁畫的真跡,實屬不易。
白瑪林巴出生於西藏南部布姆糖的寧氏家族。在《寧瑪教派源流》記載的傳奇事跡中,他曾見到蓮花生並得加持,還獲得了記載108部伏藏的《伏藏目錄》。據傳,他一生曾在33處發掘到伏藏。
當今的不丹王室旺楚克家族是貝瑪林巴的後裔。此外,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貝瑪林巴之弟烏金桑布的第十世孫。
這天參訪,剛好遇到隔天淡心寺重要的節日,因此在廚房用沾巴做供品
進去後,金導敘說著淡心寺1樓朝聖的蓮花生大士的傳奇,2樓則是朝聖不丹的長壽佛,長壽佛旁邊放著一顆石頭上面深印著一個小腳印...
傳聞那是蓮花生大士所留下的腳印..
我們又回到一樓,轉了一下佛寺,並到後方看擺放的12公斤的鐵衣,穿著鐵衣再繞佛寺一圈
拿著鐵衣,本來手熱熱的,碰到鐵衣時,身上的熱馬上退去,只剩下冷靜的頭腦,慢慢步行背著鐵衣行走..
鐵衣非常的重,因此鐵衣穿上時,胸前有個扣子可以扣上!不過光鐵衣要披在背後都需要兩個大男人幫忙!
走到一半,鐵衣還會因為太重一直往下墜,所以一路上都要用兩個手掌好好抓牢鐵衣
不然走一半鐵衣掉了..會不會我的業障也只消一半..
放鐵衣的小桌子前方地板已經坑坑疤疤了,是因為鐵衣在放回小桌上,鐵衣的重量又把整件鐵衣往地心引力的前方下墜,長時間的摔放,已將地板摔出坑坑疤疤了。鐵衣表示我們的業力,鐵衣多重代表業力就有多重,讓我感嘆現在有許多人都不相信佛法,那業力會比現在的鐵衣重量更重吧,等業力現前的時候,我們應該就會像地上的坑洞一樣,毫無招架之力的接受業力的反撲
背上鐵衣是貝瑪林巴要時時提醒我們自己與醒世,業力已經很重了,所以時時念佛日日保持菩提心,一進廟門的廟牆上就刻有嗡.嘛.呢.叭.咪.吽,經過一個小山坡就會看到掛有經幡,經過一個小路就看到有拿著轉經輪的人們,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莫忘回家的路阿..鐵衣的重量只是貝瑪林巴簡單用來比喻業力的可怕..很難想像貝瑪林巴對不丹的藏佛教與業力、輪迴的理解到甚麼程度..我的理解可能也只是貝瑪林巴知識庫中的一隻小螞蟻吧..